高考临近,越来越多的考生由于压力过大表现出各类不良心理反应,如焦虑、惊恐、回忆困难、信心缺失等,这些不良反应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备考状态,及时地处理这些问题,积极调整心态,是学生高考取得满意成绩必要的前提。
1,正确看待高考,理性增强自信
有些同学由于自身性格的问题,一遇到挫折就会退缩,经常怀疑自己,面对一些可以顺利解决的问题时,往往也会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这类学生在考试时,经常会显得特别焦虑,过于夸大考试的难度和考砸后的影响,在考试时发挥不出原有水平,甚至大大低于平时的成绩。“詹森效应”就是指平时成绩好但是考试时屡屡失常的现象,其名称来自一个运动员,他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人大跌眼镜,后人深入研究了他的这种行为,并将其命名为“詹森效应”。
可以看出,“詹森效应”主要是因为个体成就动机过高或者自信过低,给自己在考试或竞赛时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据一项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学生考前都有紧张和焦虑等情绪,特别是面对期中、期末乃至高考时,精神负担都会很重,部分学生甚至产生怯场和逃避的行为。所以,过强的压力也容易引起焦虑,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
要避免詹森效应,教师和家长应首先以平常心对待考试,不要给学生太多压力,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意校正学生不合理观念,帮助他们培养以平常心对待考试的好习惯。其次,要淡化结果,注重过程。学生在考试时要将精力专注于解题过程,不要过多考虑考试结果。这样不仅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而且能使心情保持平静与放松。最后,多用肯定的词语来唤起积极情绪。特别是遇到困难时,要用“冷静”、“沉住气”等词语暗示自己,进行深呼吸等放松调节,而少用否定性词语警戒自己,如“别紧张”等。所以自己一定要给自己一个轻松的自信乐观的心理氛围,以积极的心态备战,坦然地走进考场。
2,保持乐观情绪,客观应对考试
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是考生应考的法宝之一,良好的情绪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思维更加灵活,记忆更加深刻,同时增强自信,为最后的高考保驾护航。相反,消极的情绪能极大的损害考生的备考行为,使学生学习动机降低、注意力涣散、心灰意懒、焦虑抑郁或烦燥异常,无法安心复习,在考场上也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答题中来。
所以,保持乐观的情绪,是考生的主要任务之一,可以用理性认知方法来调节。有的同学的不良情绪是由于外界因素造成,如人际关系、家庭氛围等,这时就需要家长给予考生宽松的环境,多和孩子交流,全力支持他们进行备考。有的同学不良情绪来自于考试本身,这是就要合理看待考试,仔细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接受自己的弱势科目,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而不是忧心忡忡,在自己的优势科目上建立自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高考考的是个人的综合知识,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产生悲观消积面对的情绪意识。
3、保持适度焦虑,维持学习动机
考试焦虑是一种持续性的主观情绪,主要产生于人们面临考试的时侯,常表现为担心、紧张或忧虑。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干扰人们的正常思考,不利于考生发挥应有的水平,进而影响考试成绩,严重者甚至威胁身心健康。但适当的考试焦虑,有助于人们集中注意力,有效利用时间,甚至激发灵感,起到提高考试成绩的作用。心理学实验表明: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呈“∩”形关系。没有焦虑或焦虑水平过低,造成学习动机过低,不会主动去学习,对什么都无所谓,肯定学不好;而焦虑水平过高,又会引起精神紧张、恐慌,影响到正常的思维状态,考不出正常的水平。只有中等适当焦虑水平才可激发个体的内在学习动机,协调好压力和动力的关系,使学习效果达到最好。
所以,这就提醒我们要调控自己,保持适度焦虑,客观地认识自我,在学习中扬长避短,理性分析现状,讲究学习方法,为实现理想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奋进拼博。
当前位置:主页 > 考试 > 学历类 > 高考 > 高考心理 > >
如何进行高考考前心理调控
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 本文已影响 人
随机阅读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高考心理] 高三生应该怎样进行科学自
- [高考心理] 高考心态放松关键在能正确
- [高考心理] 备战高考前最后一周 调整
- [高考心理] 高考应试锦囊助你一臂之力
- [高考心理] 高考考前三大实用睡眠对策
- [高考心理] 高三生如何提高抗压的能力
- [高考心理] 高考减压超常发挥的五大技
- [高考心理] 缓解考生心理压力 专家开
- [高考心理] 高三家长如何应对考生的逃
- [高考心理] 防止考试怯场 高考心理调
- [高考心理] 高考临近考生多“焦虑”
- [高考心理] 考生跨越大考须调整心态学
- [高考心理] 高考心理调节技巧之保持平
- [高考心理] 最后7天心理调节时间表
- [高考心理] 高三生应看淡成绩增加动力
- [高考心理] 高三生一模考试前后如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