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英语语音学习中汉语的迁移作用_滚球体育投注app_线上投注官网~

滚球体育投注app_线上投注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论文 > 语言文化 > >

英语语音学习中汉语的迁移作用

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 本文已影响

 摘要: 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过程中,汉语的发音方式和发音习惯不可避免地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从而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效果。这是由两种语音体系的异同造成的。为了给英语语音学习者和教学者提供启示和帮助,对中国学生英语语音学习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将英汉两种发音体系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英语语音;汉语;正迁移;负迁移
   Transfer of Chines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Abstract: Negative transfer and positive transfer occur in the 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which results from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phonetic systems. With the purpose of helping English teachers and English learners in terms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the author classifies the problems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learners and make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phonetic systems. 
   Key words: English pronunciation, Chinese, negative transfer, positive transfer

一、语言迁移理论概述
  迁移(transfer)是指学习者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经验对其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技能的影响。可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正迁移即旧的知识能够帮助和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反之,如果旧的知识、经验妨碍新知识的获得,就是负迁移,即干扰(interference)。在外语学习中, 迁移主要是母语及母语学习经历对学习新语言的影响,称为一语迁移(L1 transfer),发生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文化等各个层次上。如果目标语与母语有相通或对应结构,母语对目标语的学习起促进作用,在学习中就会出现正迁移现象。但是如果两种语言中的对应结构有差异或没有对应结构,母语就会对目标语的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从而产生负迁移现象。
  对于语言迁移现象,语言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各自的观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语言学家弗赖伊斯(C.Fries)和雷多(R.Lado)提出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他们认为 “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是由两种语言的差异引起的,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并克服这种差异”,因此应当“将学习者的母语(mother tongue/native language)与目标语(target language)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两者的差异,解释或预测外语学习中已经或将要出现的困难与错误,并以此来指导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活动。” 这一理论侧重于语言学习中的负迁移。20世纪80年代,乔姆斯基提出了普遍语法 (universal grammar)理论。他认为 “人类语言结构存在普遍性(language/linguistic universals)”,普遍语法是人类所特有的语言知识体系,存在于正常人的大脑中,并对一切语言学习起作用。这一理论强调母语在目标语学习中的正迁移。各种语言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使得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正迁移作用,同时每种语言又具有特殊性,使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即负迁移。
  就汉语和英语而言,由于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的差异比较大,因此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汉语的负迁移似乎更加明显,但是也不可否认它的正迁移作用。作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获得较为纯正的英语语音语调是很多英语学习者的目标,而了解语音学习中汉语的迁移会对这些学习者有所帮助。
二、英语语音教学实践中的迁移现象
  对英语专业的新生进行语音训练的过程中,笔者对学生在语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迁移作用。
2.1 音素方面
  英语中有些音素汉语中根本不存在,学生在发这些音时容易出现错误,甚至用汉语中的某些音来代替。如/l/在词尾或元音后时,例如well, people, told, 很多同学要么把/l/ 省去不发,要么将它发成汉语拼音中/o u/的音,或者发成卷舌音。/r/在汉语中也没有相似的发音,同学们几乎都将它与//混淆,在读road, rose时的错误率几乎为100%。
  有的音素,汉语中有相似的音但发音并不完全相同,学生经常完全用汉语的发音来代替英语的发音。比如/t∫/,很多同学都把这个音读成汉语中“吃”的声母。此外,由于英语中的元音划分更细,学生往往会出现音位的不完全分化——用母语的一个音位代替二语中有区别性的两个音位,结果失去了音位上的差别。如/i/和/i:/,学生会认为这些音素只有长短上的区别,因而把它们全部发成汉语拼音中的“衣”,而只是前者稍短,后者稍长,完全忽略了其他的特征。
   学生还普遍存在以下一些不良的习惯:在一些辅音后任意地加上元音,如把food读成/fu:  d ? /。随便使用卷舌音,例如将campus念成/`k?mp? r s /,cast念成/ka: r s t/等;或者发音不到位,随意省音,例如seen, ring这些单词中的最后的那个鼻辅音学生通常都发不到位。
2.2 重音、节奏、语调方面
  学生英语语音的最大问题是重音、节奏和语调的运用。能否正确使用重音、节奏和语调对英语口语整体性和交际有很大影响。
 英语中词的重音并没有非常系统而严格的规则,虽然掌握起来并不困难,但错误也频频出现,例如:50%以上的同学把`interesting读成inte`resting, im`mediately读成immed`iately,将`influence发成 in `fluence也很常见。词重音发生错误的原因是不够重视,在学习新词时常常忽略词的重音位置;另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如何突出重音。学生的句子重音问题更严重,他们把重音随意放在他们想放的地方,而不能使用正确恰当的重音,或是根本没有重音。句子重音掌握得不好的原因一是对英语句子重音的基本规则不了解,二是英语的掌握程度不够,不能一边朗读,一边分析出句子的重点所在,或判断出正确的句义。
  正确地使用语调十分重要,如果语调使用错误,很可能就无法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甚至会引起误解。 学生们虽然对于一些基本的,例如一般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应该用什么语调有所了解,但付诸实践时却显得生硬。相当一部分学生几乎所有的词一律使用降调。而对于母语为英语的人来说,语调上的错误也是难以接受的。
   节奏是学生掌握最不好的一个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节奏极不平稳,或者听起来没有任何节奏,没有轻重快慢之分,也不知哪里该停顿;吞音现象比较多,有些词发得过于含糊,甚至有时被完全省掉。由于节奏掌握不好,在读较长的句子时,常常出现一口气读完,结果喘不上气来的情况。
  以上错误基本上都是源于汉语和英语语音方面的差异造成的语音负迁移。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正迁移现象。
  汉语和英语中有些音素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上相似度很高,学生发起来基本上没有困难,如果给学生指出与汉语中的差别在哪里,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很快掌握。如/b/,/p/,/t/,/d/,/f/,/i:/,/u:/和/a:/。由于汉语和英语都使用国际音标,并且汉语音标中也使用元音和辅音,所以英语学习者中有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汉语拼音掌握得好,普通话说得比较标准的学生在英语发音方面比说方言或汉语发音习惯不好的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少得多。如有些同学在说汉语时由于方言或个人不良发音习惯的影响/n/ 和 /l/ 不分,在英语发音中也是如此,把 light 发成 night,把 knife 发成 life 是常有的事。或者平舌音卷舌音不分,那么在发/s/和/∫/时就很难区分。而在说汉语时语流、语速、节奏、语调都比较好的学生,在说英语的时候就更加流畅自然一些。因此可以说讲汉语时好的发音习惯对英语语音的学习有正迁移作用。
三、汉语与英语语音体系的对比 
  根据Ellis (1986) 的研究,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所犯的错误51% 来自母语的干扰; 而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只有3% 来自母语的干扰。究其原因就在于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它们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所以会汉语在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中会产生更多的负迁移。对语言迁移进行较早行为主义实证研究的杰出代表文瑞克强调:要对语言干扰进行分析,就必须先详尽描述语言间在各层面的异同。将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语言间的区别和联系,了解语言间的迁移,预见学习中的难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外语学习和教学。因此,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很有必要认真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而学习者也需要了解这些异同,从而促进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3.1 音素方面
  英语和汉语的音标都包含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也基本相同。辅音方面,就发音部位而言,两种语言都有双唇音、唇齿音、硬腭齿龈音和软腭音。从发音方式上讲,两种语言都有鼻音、爆破音、摩擦音、靠近音和舌侧音。两种语言都运用3个变量来区分元音:发音部位的高度,发音部位的前后和圆唇程度。有一些音素虽然不是完全相同,但是相似程度很高,如/k/,/g/,/u:/和/a:/;鼻辅音(nasal)在两种语音系统中可以用同样的区别特征加以描述。中国学生在学习这些音素时难度很小。
  英语中有48个音素,汉语中有44个。两种语言中有些音素音标相似,但英语和汉语没有任何两个音完全相同,它们在舌位,唇形等方面会有所差异。

英语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汉语的元音分为单韵母和复韵母。汉语里只有6个单韵母;英语有12个单元音,而且分为前、中、后元音。其中有些单元音在普通话中找不到近似的音。而普通话中能找到的近似的音发音的舌位也有所不同。普通话的复韵母和英语的双元音虽都以强元音为主,向弱元音方向滑动。但是,普通话滑动较快,而且并没有达到弱元音的位置,念起来两音浑然一体;英语的双元音滑动较明显,两者相对独立。而且在发音的部位和口形上都存在差异。
  英语的辅音多数是清浊成对的,如/p、b/,/t、d/,/k、g/等;而普通话的辅音多分为送气和不送气的清辅音,如/p、b、t、d、k、g/等,浊辅音只有/r、m、n、l、g/5个。汉语中没有明显的爆破音。汉语拼音中的b,p,d,t,g,k与英语中的/p/,/b/,/d/,/t/,/g/,/k/是不同的,汉语中这些音结尾处都加入一个元音,使其真正发音成为/b o/,/p o/,/d ?/,/t ?/,/g ?/,/k ?/,从而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爆破。 
  在汉语中,除了鼻韵母在字尾的情况外,在音节末尾是没有辅音的,而英语的辅音几乎可能出现在音节的任何位置。在英语中,出现在词尾的辅音无论是清辅音还是浊辅音其发音都很轻,但是,这个辅音仍然应该有它相应的时间占位,而不能够把它省略掉或是在后面加元音使其听起来更加清楚。英语发音中还有辅音连缀现象(consonant cluster),两个(或以上)辅音连在一起,发音时快速地从前一个向后一个滑动,中间不能插入任何其他的音;汉语中是没有这种现象的,所以中国学生会在紧接在一起的辅音连缀之间夹进一个元音或者把两个辅音缓慢地单独发出来。
3.2 音渡方面
  连读现象在英语中非常普遍。一般说来,在同一个意群中,凡是以元音开始的音节,它都可以与其前一音节的最后一个音素发生连读。而在汉语中,也有少量的同化现象,如:“天啊!”“好苦啊!”中的“啊”分别读成“哪”,“哇”。“好漂亮啊!”中的“啊”也会受“亮”中/ang/音的影响。只是汉语的连读不像英语中那么普遍,而且大多数字以韵母结尾,使连读受到很大限制;当前面一个音节以辅音(即“韵母”)结尾、而后一个音节以元音(即“声母”)开头时,往往在两音之间加上一个“喉塞音(Glottal stop)”来把两个音隔开。这样,就不可能发生连读。例如,棉袄mián ǎo,就不至于被读成miánǎo(棉脑)。
  同化现象在英语中也很常见,即相邻两个音素由于互相影响而使其中的一个或同时使这两个音素在清浊方面,或在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方面发生变化,变成相同或相似的音。例如,/? v k?:s/(of course),浊辅音/v/由于受到清辅音/p/的影响而读成/  ? f k?:s  /。在汉语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如:棉袍?? mian-pao → miam-pao 难民nan-min → nam-min这里的“棉”和“难”都以/n/结尾,但因为受后面双唇音/p/和/m/的影响,“棉”、“难”后面的/n/音就同化为双唇音/m/了。只是这种现象在汉语中不像在英语中那么常见,而且大多数人都忽略它的存在。
3.3 语流方面
   英语语流中具有特有的节奏模式(rhythmic pattern),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之间,在音的轻重、快慢上有着鲜明的对比。?英语是重音节拍语言,一个句子中的重读音节有规律地出现,每个重读音节不论其后面是否跟有非重读音节,也不论其后面所跟的非重读音节多少,从一个重读音节到另一个重读音节所占的时间大致相等。而且英语中的停顿是以意群或节奏群来划分的。汉语则属音节节拍语言,各个音节的轻重、长短没有明显的区别,除了极个别的弱读音节外,句子重音几乎是一个紧挨着一个。无论说话速度的快慢,句子中的每个音节所占的时间大体上相等。
  英语是一种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单词的音调不改变它的词义。语调是属于整个句子的,来表达说话者的态度、语气等,这种语调的核心一般放在语句的末尾。汉语则属于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声调关系到词的含义。因此,中国学生应当看到这一区别,不能只注重一句话中某个词的声调变化。
   其实在语流方面,汉语与英语也存在共同之处。都是以语意为单位进行断句,都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去重读需要强调的部分。如:
   A: Turn slightly towards me. Your  head slightly towards me.
   B: Right?
   A: No, only slightly towards me.
   A: 往我这边转一点。你的头往我这边转点。
   B: 可以吗?
   A: 不,往我这边转一点。
汉语与英语在用语调表达不同的语气方面也有相通之处,如表示肯定和陈述是降调,表示疑问和怀疑用升调:
 汉语   英语
 1.甲:你们打算明天走?↗(表示疑问)    1. A: You will leave tomorrow?↗(表示疑问)
  乙:是的,明天。↘?(表示肯定)         B: Yes,tomorrow.↘?(表示肯定)
  2.甲:我们打算明天走。↘?(表示肯定)   2. A: We will leave tomorrow. ↘(表示肯定)
  乙: 明天?↗(表示疑问)                    B: Tomorrow?↗ (表示疑问)
四、结语
 汉语和英语在发音特征和规则、音位的数量等方面都存在异同,在二者相似性较强的方面,正迁移作用较为明显;二者差异表现明显的方面,负迁移作用占了上风。但总的来说,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大于相似性,而中国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发音差异引起的。中国学生必须认识到汉语、英语的差异,警惕汉语的干扰,尽量在英语学习中克服,避免汉语的干扰,才能更有效全面地学习英语。在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英汉语音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做出有意义的概括,培养学生英汉语音系统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在发音方法以及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异同,从而帮助他们尽量克服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干扰即负迁移,发挥其正迁移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要注意到影响英语语音学习迁移的因素很多,除了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异同之外,个体对异同的理解程度、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特征等都是语言迁移产生的必要条件。学习者需要发挥主体作用,了解一定的英语语音、音位理论知识,按照英语的语音、音位规律,掌握发音技巧,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有较好的英语语音,说地道的英语。
  
参考文献:

1. 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熊锟.再论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负迁移作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2(1-4)
3. Brown, A. Teaching English Pronunciation [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2.
4. Cook, Vivian, Newson, Mark. 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 An Introduc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5.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6. 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 [M].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7. Weinreich, U. Languages in Contact: Finding and Problems [M]. New York: Linguistic Circle of New York. Reprinted in 1974 by Mouton, the Hague. 1953.


滚球体育投注app_线上投注官网~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